[1] |
何宗钰慧, 高金明, 郝广周, 梁绍勇, 才来中. HL-3装置Bolometer系统金属膜电阻探测器的研制[J].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2025, 45(1): 13-18. |
[2] |
孙海岗, 靳琛垚, 张 炜, 江 堤, 叶孜崇. 鞘层电容对快速扫描双探针伏安曲线的影响[J].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2024, 44(2): 198-205. |
[3] |
马铭键, 叶孜崇(Yip Chi-shung), 江 堤, 毛世峰, 张 炜, 靳琛垚, 叶民友 . 激光诱导荧光诊断的波长标定方法的研究 [J].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2023, 43(4): 469-476. |
[4] |
曾 浩, 冯 鲲, 刘丽娟, 白兴宇, 王 超, 陈娅莉, 梁 军, 卢 波. LHCD 系统微波激励源性能优化设计[J].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2023, 43(1): 68-74. |
[5] |
王华杰, 马 喆, 龚少博, 周 洁, 姜 来, 朱云亮, 肖晨宇, 许 敏. 高功率微波与大气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研究[J].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2022, 42(s1): 170-174. |
[6] |
王贝贝, 张卓越, 王 涛, 刘文博, 侯 静, 钟 宇, 陈文琦. 等离子体微波激发装置及其微波整流性能研究[J].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2022, 42(3): 331-335. |
[7] |
彭旭峰, 许永建, 于 玲, 刘 伟, 顾玉明, 汪日新, 谢亚红, 谢远来, 胡纯栋. 射频负离子源中朗缪尔探针诊断系统研制[J].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2022, 42(3): 342-346. |
[8] |
高飞雪, 刘贤子, 渠承明, 徐新航, 谢锦林. EAST装置微波反射成像系统光学性能评测[J].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2022, 42(2): 187-193. |
[9] |
何梁,张洪明,曹锦佳,沈永才,李颖颖,符佳,张凌,戴舒宇,王福地,胡睿佶,刘兵,张晓龙,许棕,宾斌,杨进,王勋禺,吕波,龚学余 . 快速真空紫外光谱诊断在EAST实验的初步应用[J].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2021, 41(2): 110-117. |
[10] |
周显明,卢 波. 大动态范围数控弧光探测器的研制[J].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2019, 39(3): 270-275. |
[11] |
闻 杰,石中兵*,钟武律,梁桉树,蒋 敏,施培万,杨曾辰,陈 伟,方凯锐,刘泽田. 微波多普勒反射计数据分析的一种优化方法[J].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2019, 39(1): 1-8. |
[12] |
李亮, 刘亦飞, 陈龙威, 王功, 刘鸣, 任兆杏, 刘兵山, 赵光恒. 微波电子回旋共振等离子体阴极电子束的实验研究[J].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2019, 39(1): 21-27. |
[13] |
屈 浩1, 2,韩 翔1,高 翔1,张 涛1,王嵎民1,杨 曜1,李恭顺1. CFETR 微波诊断预研与设计进展[J].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2019, 39(1): 41-47. |
[14] |
胡睿佶1, 2,陈 俊1, 2,王福地2,吕 波2,张洪明2,李颖颖2,符 佳2,石跃江1, 3,万宝年1, 2,叶民友*1. EAST高时空分辨极向弯晶谱仪系统的升级及初步实验结果[J].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2018, 2(3): 275-280. |
[15] |
赵曼曼1,桑利军1,周美丽2,杨丽珍1,刘忠伟1,陈 强1. 多腔耦合微波表面波PECVD法沉积 DLC薄膜研究[J].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2018, 2(3): 368-3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