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荣良, 刘 永, 赵海林, 周天富, 提 昂, 凌必利, 朱则英 . EAST等离子体电子温度涨落特征的初步实验研究[J].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2023, 43(3): 340-346. |
[2] |
汤 栋, 付 唯, 陈建军, 王宏彬, 芶富均, 孙寿华, 叶宗标, 张 坤 . 高通鸟笼线圈激发螺旋波等离子体特性研究[J].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2023, 43(1): 117-124. |
[3] |
方凯锐, 杨曾辰, 石中兵, 余 鑫, 佟瑞海, 蒋 敏, HL-M 研制团队 . HL-2M 装置扫频 ECE 测量系统研制[J].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2021, 41(s2): 538-543. |
[4] |
周豪,杨州军,张弛,阮博文,潘晓明. J-TEXT相关电子回旋辐射测量系统的研制[J].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2018, 2(3): 309-314. |
[5] |
陈 浩,雷光玖,李 明,黄丽萍. 射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在横向磁场中扩散的研究[J].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2018, 2(1): 105-109. |
[6] |
焦凌云,查 俊,白 冰,张晓宁,夏维东. 大尺度磁分散电弧等离子体的探针诊断[J].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2012, 32(4): 317-322. |
[7] |
竹锦霞1,段卓琦2,朱 俊2,方 达2,陈忠勇2. 提高HT-7放电平顶阶段等离子体密度对逃逸电子的影响[J].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2012, 32(3): 213-217. |
[8] |
高霄雁,田培红,崔成和,蔡 潇. HL-2A等离子体密度反馈控制系统研制[J].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2012, 32(2): 158-164. |
[9] |
竹锦霞, 段卓琦, 巨洪军, 蔡武德, 朱俊, 陈忠勇. 提升等离子体初始密度抑制逃逸电子的实验研究[J].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2010, 30(4): 332-334. |
[10] |
张轶泼,刘 仪,杨进蔚,宋先瑛,李 旭,袁国梁,潘传红. HL-2A装置SDD软X射线PHA阵列实验结果[J].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2010, 30(2): 97-102. |
[11] |
黄 勇,时家明,袁忠才,徐记伟. 等离子体鞘层及粒子碰撞对微波共振探针诊断的影响[J].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2010, 30(1): 86-89. |
[12] |
孙奉娄,陆俊杰. 一种简单的辉光放电等离子体诊断方法[J].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2010, 30(1): 94-96. |
[13] |
薛全喜,叶锡生,赵学庆,张永生. YAG激光Al等离子体参数的时空分辨诊断[J].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2009, 29(4): 370-374. |
[14] |
许平,林士耀,胡立群,段艳敏,石跃江,HT-7物理实验组. HT-7电子加热实验的软X射线能谱诊断[J].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2008, 28(3): 209-212. |
[15] |
马 柳,时家明,袁忠才,陈宗胜,黄 勇. 微波共振探针及其在等离子体诊断中的应用[J].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2008, 28(3): 270-2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