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梁启超, 张 伟, 刘鲁南, 秦成明, 毛玉周, 杨 桦. EAST装置上新型离子回旋天线法拉第屏蔽的设计及应用[J].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2025, 45(1): 1-6. |
[2] |
常友友, 孙有文, 盛 回, 闫星廷, 李翰辉, 谢朋成, 张文敏, 郭 晋, 毛世峰, 刘钺强, 张 凌, 段艳敏, 李颖颖, 臧 庆, 叶民友. EAST上共振磁扰动引起的随机场对杂质输运的模拟研究[J].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2025, 45(1): 76-83. |
[3] |
杨先科, 殷 磊, 姚达毛. EAST 装置高场侧 NBI 束透区第一壁的设计和分析[J].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2024, 44(4): 450-455. |
[4] |
顾永奇, 郑元阳, 袁 忠, 王 俊, 魏文琪 . EAST 准直测量基准控制网升级改造方案的设计及实施[J].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2024, 44(3): 290-296. |
[5] |
陈 明, 沈 飊, Shinichiro Kado, 陈大龙, 张 恒, 郭笔豪, 黄 耀, 蔡福瑞, 肖炳甲. EAST等离子体边界可见光成像系统研究[J].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2024, 44(2): 222-228. |
[6] |
孟凡卫, 张小辉, 胡广海, 孔德峰, 叶 扬, 黄艳清, 齐美彬, 赵志豪, 李 博, 董期龙. EAST-CTI测试平台上六硼化镧等离子体源的研制[J].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2024, 44(1): 24-29. |
[7] |
杨 明, 张新军, 李新霞, 吕 波, 古敬仁. EAST低杂波加热对同向切向中性束碰撞力矩影响的研究[J].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2024, 44(1): 92-97. |
[8] |
郑盈盈, 林士耀, 吴国斌, 赵金龙, 张继宗, 周润晖, 李 强, 曹宏睿, 袁旗平, 肖炳甲 . 二维硬 X 射线探测器自动标定平台研究 [J].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2023, 43(3): 324-331. |
[9] |
王保国, 朱大焕, 丁 锐, 穆 磊, 李长君, 陈俊凌 . EAST 边缘等离子体中钨表面电弧诱导实验研究[J].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2023, 43(2): 156-160. |
[10] |
章志涛, 丁 芳, 罗 宇, 陈夏华, 叶大为, 张 青, 胡振华, 罗广南. 基于小波变换的 Stark 展宽算法的优化研究 [J].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2023, 43(2): 212-218. |
[11] |
李孟曼妮, 侯吉磊, 左桂忠, 陈 跃, 李成龙, 刘建文, 叶凯萱, 黄 佳, 胡建生 . EAST中加热功率对弹丸注入加料效率的影响 [J].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2022, 42(4): 426-432. |
[12] |
许 棕, 黎 嫘, 张 凌, 程云鑫, 陈颖杰, 王守信, 周天富, 刘海庆. EAST装置氦等离子体用于极紫外光谱的绝对强度标定[J].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2022, 42(3): 336-341. |
[13] |
余青江, 吕 波, 符 佳, 陈 俊, 陈 东, 李义超, 张洪明, 李颖颖, 王福地, 叶民友. EAST多道运动斯塔克效应诊断光谱分析[J].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2022, 42(2): 244-249. |
[14] |
王云飞, 刘海庆, 揭银先. EAST偏振干涉仪电子密度跳变修正程序的开发[J].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2022, 42(1): 84-90. |
[15] |
杨 永. EAST 装置电子回旋共振加热系统中央控制器设计[J].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2021, 41(3): 234-2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