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袁强华, 刘珊珊, 殷桂琴, 秦 彪. 不同频率驱动下容性耦合Ar等离子体随气压变化的放电特性[J].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2023, 43(4): 482-488. |
[2] |
郝 郁, 李 伟, 王明旭, 李 波. 接触热阻对水冷辉光放电电极温度分布影响的数值模拟[J].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2023, 43(3): 277-282. |
[3] |
王荣良, 刘 永, 赵海林, 周天富, 提 昂, 凌必利, 朱则英 . EAST等离子体电子温度涨落特征的初步实验研究[J].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2023, 43(3): 340-346. |
[4] |
方凯锐, 杨曾辰, 石中兵, 余 鑫, 佟瑞海, 蒋 敏, HL-M 研制团队 . HL-2M 装置扫频 ECE 测量系统研制[J].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2021, 41(s2): 538-543. |
[5] |
曹诚志, 曹 曾, 崔成和, 高霄雁, 胡 毅, 黄向玫, 周 军, 李斌斌, HL-M 研制团队 . HL-2M 装置初始等离子体放电阶段的直流辉光放电清洗系统研制 [J].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2021, 41(s1): 366-370. |
[6] |
李斌斌, 曹诚志, 曹 曾, 崔成和, 高霄雁, 毛世峰, 叶民友. HL-2M 初始等离子体放电阶段的辉光放电 清洗系统电极的设计与分析[J].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2021, 41(3): 227-233. |
[7] |
张 琦, 王明旭, 李 波, 王英翘, 潘 莉, 刘 浩, 谷正阳, 张 博, 房同珍, 何开辉, 贺 芳 . 间隙绝缘电极辉光放电实验观察[J].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2021, 41(1): 67-71. |
[8] |
吴良超,殷桂琴*,孟祥国,周有有,王兢婧. 气压对于低气压双频容性耦合Ar/O2 等离子体放电特性影响的研究[J].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2020, 40(4): 372-378. |
[9] |
吴一帆1, 2,余 羿1, 2,柯 锐2,许 敏2,聂 林2, 吴 婷2,孙爱萍2,兰 涛1,袁博达1, 2,刘 灏1, 2, 龚少博1, 2,龙 婷2,段旭如2,叶民友1,HL-2A团队2. HL-2A装置中性束发射光谱
诊断系统的研制与测试
[J].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2020, 40(3): 200-207. |
[10] |
周豪,杨州军,张弛,阮博文,潘晓明. J-TEXT相关电子回旋辐射测量系统的研制[J].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2018, 2(3): 309-314. |
[11] |
赵曼曼1,桑利军1,周美丽2,杨丽珍1,刘忠伟1,陈 强1. 多腔耦合微波表面波PECVD法沉积 DLC薄膜研究[J].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2018, 2(3): 368-372. |
[12] |
陈 浩,雷光玖,李 明,黄丽萍. 射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在横向磁场中扩散的研究[J].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2018, 2(1): 105-109. |
[13] |
范明阳,郝小龙*. 大气压氮氧等离子体射流灭活表面大肠杆菌及其发射光谱分析研究[J].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2017, 37(1): 118-124. |
[14] |
张 军,方世东*,舒兴胜,汪 闯,左 潇,孟月东,王守国. 低功率电弧放电辅助甲烷燃烧的实验研究[J].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2015, 35(4): 373-378. |
[15] |
焦凌云,查 俊,白 冰,张晓宁,夏维东. 大尺度磁分散电弧等离子体的探针诊断[J].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2012, 32(4): 317-3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