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郝 郁, 李 伟, 王明旭, 李 波. 接触热阻对水冷辉光放电电极温度分布影响的数值模拟[J].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2023, 43(3): 277-282. |
[2] |
曹诚志, 曹 曾, 崔成和, 高霄雁, 胡 毅, 黄向玫, 周 军, 李斌斌, HL-M 研制团队 . HL-2M 装置初始等离子体放电阶段的直流辉光放电清洗系统研制 [J].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2021, 41(s1): 366-370. |
[3] |
李斌斌, 曹诚志, 曹 曾, 崔成和, 高霄雁, 毛世峰, 叶民友. HL-2M 初始等离子体放电阶段的辉光放电 清洗系统电极的设计与分析[J].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2021, 41(3): 227-233. |
[4] |
张 琦, 王明旭, 李 波, 王英翘, 潘 莉, 刘 浩, 谷正阳, 张 博, 房同珍, 何开辉, 贺 芳 . 间隙绝缘电极辉光放电实验观察[J].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2021, 41(1): 67-71. |
[5] |
李 建1, 2,王 坤1, 2,王世庆1, 2,王德真3. 无汞等离子体平板光源发光效率的研究[J].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2012, 32(1): 92-96. |
[6] |
王志文, 韦卫星, 何燕和, 赵元庆, 潘李宜基, 李雪梅, 施绍队, 黎广新. 实验研究射频辉光放电改善苎麻织物毛细效应的时效性[J].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2010, 30(3): 285-288. |
[7] |
赵书霞, 张连珠. 氮气辉光放电等离子体过程的PIC/MCC模拟[J].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2009, 29(1): 39-43. |
[8] |
张连珠,孟秀兰. 离子(N2+, N+)在氮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光辐射中的作用[J].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2008, 28(2): 115-120. |
[9] |
齐 冰,任春生,张禹涛,王德真,马腾才. 火花预电离辅助介质阻挡放电转动温度的研究[J].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2007, 27(4): 352-356. |
[10] |
曾建尔,邹桂清,冉 红. ITER 辉光放电电极的冷却计算[J].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2007, 27(3): 203-207. |
[11] |
孙殿平,朱轶,刘煜炎,陈扬骎. 交流等离子体喷束的浓度调制光谱诊断[J].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2007, 27(2): 172-176. |
[12] |
黄庆举. 不同气压下激光烧蚀Cu消融粒子发光羽动力学[J].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2007, 27(1): 62-66. |
[13] |
王志文,韦卫星,赵元庆,何燕和,廖义奎. 装置器壁烘烤出气与辉光放电清洗出气研究[J].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2007, 27(1): 77-80. |
[14] |
张禹涛,马腾才,任春生,齐 冰,苗书一,王德真,王友年. 空气中交流针-板大气压辉光放电[J].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2006, 26(4): 323-327. |
[15] |
王照奎1,2,林揆训2,娄艳辉1,林璇英2,祝祖送2. SiCl4等离子体中的中性基团质谱测量[J].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2006, 26(3): 252-2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