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当期目录

    2008年 第28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08-12-15
    等离子体物理学
    几种液体金属自由表面的MHD不稳定性实验研究
    许增裕,潘传杰,康伟山,张秀杰
    2008, 28(4):  289-292. 
    摘要 ( )   PDF (361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了在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的液态金属实验回路(LMEL)上获得的几种可供液态偏滤器-限制器系统选用的液体自由表面的磁流体动力学(MHD)效应不稳定性的实验结果。实验发现:自由表面射流在穿越梯度横磁场时射程变短、截面变扁平,但MHD效应稳定,调节射流与磁场的夹角可以控制射流的流动特性;自由表面膜流MHD效应存在三种现象,即层流、溪状流和湍流。层流是由多束射流打到固体表面产生的(简称“射-膜流”),从MHD效应角度考虑,“射-膜流”将是四种可选液态偏滤器-限制器系统的液体自由表面形式中最佳的选择。同时,探讨了从物理的角度来理解四种自由表面形式的MHD效应的现象。

    Compton散射下强激光等离子体波前在固体中的传输特性
    郝晓飞,郝东山
    2008, 28(4):  293-297. 
    摘要 ( )   PDF (36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多粒子系统量子力学理论出发,应用电子与多光子集团非弹性碰撞模型,研究了固体中形成的激光等离子体中的电子与入射光发生多光子非线性Compton散射下,散射光与入射光、电子振荡辐射波、离子的长光学横波的高频支形成的耦合等离子体波前的传输特性。结果表明,固体中激光等离子体电磁耦合声子的传播速度随磁场强度的增强、电子屏蔽作用的减弱及等离子体振荡频率的减小而变大,而散射光却使电磁耦合声子传播速度的这种增长效应降低,它随时间的增加也较缓慢地降低。

    HL-2A装置送气和加料的脱靶特性
    洪文玉,严龙文,程均,赵开君,钱俊,王明旭
    2008, 28(4):  298-302. 
    摘要 ( )   PDF (229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HL-2A装置辐射偏滤器实验采用边缘补充送气和分子束加料等方法来提高主等离子体密度,降低边缘等离子体温度、增加辐射功率分额,获得脱靶等离子体。偏滤器室内进行主动补充送气或者注入惰性气体杂质,降低偏滤器等离子体温度,获得脱靶等离子体,并首次获得了超声分子束注入产生脱靶等离子体的实验结果。利用HL-2A装置偏滤器同一极向截面内外中性化板上安装的嵌入式探针阵列和偏滤器室安装的电动探针系统,测量了偏滤器靶板上和偏滤器室的等离子体参数及其分布,并进行了相关分析和改善约束以及偏滤器脱靶等离子体运行模式下等离子体行为的研究。

    快波模式转换电子加热
    张新军,赵燕平,秦成明
    2008, 28(4):  303-308. 
    摘要 ( )   PDF (133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全波方法对环形轴对称托卡马克等离子体中快波模式转换电子加热的机理进行了讨论,并针对EAST超导托卡马克上未来ICRF实验中可能的快波模式转换电子加热方案进行了模拟计算,为进一步ICRF实验方案设计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基于主动轮廓模型的EAST等离子体边界重建
    刘连忠,肖炳甲,刘成岳,舒双宝
    2008, 28(4):  309-313. 
    摘要 ( )   PDF (179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分析等离子体边界的等磁通特性,利用主动轮廓模型进行边界重建,给出了主动轮廓的能量计算方法、重建算法、边界磁通和初始轮廓的确定方法。利用EAST实验数据对边界的重建测试表明,该算法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非理想氩等离子体电子密度和平均离化度理论研究
    姜明,周以苏,王彩霞,黄华
    2008, 28(4):  314-317. 
    摘要 ( )   PDF (62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用SHM模型计算了非理想Ar等离子体在温度T为2.0eV、密度ρ为0.01~0.5g•cm-3的电子密度和平均离化度。研究了非理想Ar等离子体电子密度和平均离化度随温度、密度的变化规律,得到了在温度T为2.0eV、密度ρ为0.01~0.5g•cm-3非理想Ar等离子体的平均离化度小于0.5的结果。这表明非理想Ar等离子体的平均离化度非常低,大量的Ar仍然处于非电离状态。计算的结果还显示了平均离化度随等离子体密度ρ增加而减小的特征,并分析了减小的原因。

    核聚变工程技术
    ITER磁体重力支撑系统的应力强度分析
    简广德,李鹏远,侯炳林,王爱科
    2008, 28(4):  318-323. 
    摘要 ( )   PDF (155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用ANSYS有限元软件,分析了ITER重力支撑系统的静力情况。采用实体单元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了磁体重量、热载荷、地震和电磁力多种工况下的应力分布及位移变形,获得的最大应力强度和最大位移均在许用应力及允许位移范围内。为进一步优化ITER重力支撑系统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

    HT-7装置MHD的实时检测与控制
    毛剑珊1,罗家融2
    2008, 28(4):  324-327. 
    摘要 ( )   PDF (90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HT-7装置实验研究中,利用主动反馈调制低杂波(LHW)实时有效地抑制了MHD不稳定性。介绍了用DAQ2010高速采集卡为硬件的系统对HT-7装置实验中MHD的实时检测和控制。

    H桥式大电流快控电源设计
    王英翘,姚列英,宣伟民,徐伟东
    2008, 28(4):  328-332. 
    摘要 ( )   PDF (163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了HL-2A升级改造装置用于控制等离子体垂直位移的H桥式大电流快控电源的设计方案,内容包括快控电源方案与工作模式的仿真,开关元件的选择和改善IGBT静态均流的措施。利用实验平台,通过改变并联元件的回路参数将IGBT并联电流不均衡率由16.5%降低到6.8%。计算了IGBT模块工作时可能产生的最大损耗,并给出满足模块温度要求的散热方案。

    FAIR超导二极磁体实验失超保护系统设计与分析
    龙风,刘方,施毅,武玉
    2008, 28(4):  333-336. 
    摘要 ( )   PDF (100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阐述了超导磁体线圈实验过程中采用的平衡桥路电压失超检测及保护方案,对超导磁体电压失超检测电路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平衡桥路失超电压检测法选取原则。

    HL-2A中性束加速极电源分布式控制的设计与应用
    卜英南,宣伟民,姚列英
    2008, 28(4):  337-341. 
    摘要 ( )   PDF (259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HL-2A装置的中性束加速极电源系统的远程管理和监控,设计了以太网环境下的分布式控制系统。该系统核心部分是PC-104嵌入式工控机、数字接口卡、模拟接口卡以及控制软件。以中性束加速极电源系统为出发点,提出了控制系统的设计要求。从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两方面,论述了分布式控制策略在中性束加速极电源系统中的具体实现。实验证明,该控制系统兼顾了远程管理和实时控制,实现了电源系统的稳定运行。

    HL-2A装置电子回旋打火保护系统设计
    王雪云,李波,曾建尔
    2008, 28(4):  342-346. 
    摘要 ( )   PDF (210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电子回旋打火保护系统由打火弧光探测器、A/D转换单元和逻辑处理单元组成。弧光探测器响应时间小于2μs,A/D转换单元和逻辑处理单元响应时间小于1μs。打火保护系统输出保护信号关断各供电电源的响应时间小于20μs。

    ITER输运车双密封门系统的设计与分析
    程涛,刘常乐,姚达毛
    2008, 28(4):  347-351. 
    摘要 ( )   PDF (230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了ITER运输车双密封门的系统设计。针对ITER真空室三个典型窗口使用的运输车进行了结构设计,基于有限元数值方法对关键结构部件进行了分析和优化。双密封门系统的设计与分析研究工作为未来ITER运输车国内采购包的工程实现提供技术参考。

    EAST中央控制系统
    孙晓阳1,罗家融1, 2,季振山1,吴一纯1
    2008, 28(4):  352-356. 
    摘要 ( )   PDF (112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描述了EAST中央控制系统和EAST虚拟合作实验室系统的体系结构和各个部分的主要功能和设计思想。EAST中央控制系统主要功能是协调统一各个控制、诊断、采集子系统,为各个子系统提供统一的控制接口。EAST中央控制系统制定和规范了与各分控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加强了对各分控系统的控制,统一和规范了控制数据的发布和控制参数的设置。系统按照功能模块设计和实施,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升级和扩展能力。

    三电平大功率并联逆变电源在EAST系统中的应用
    黄海宏1,高 格1,付 鹏1,王海欣2,颜世超1
    2008, 28(4):  357-361. 
    摘要 ( )   PDF (262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EAST超导托卡马克装置中的等离子体位移快控电源大电流快速响应的要求,采用三电平结合移相PWM多重化技术,实现多组变流器并联运行,提高了变流器的等效开关频率控制性能,从而改善了电流波形品质。分析了快控电源系统的设计方案和控制方法,并针对移相PWM多重化技术,采用Matlab进行了仿真,验证了设计思想。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设计方案合理、控制策略有效,具备良好的大电流输出和快速响应能力。

    等离子体应用
    Pd-Ag膜电解浓缩氚的动力学模型及理论计算
    谢波,胡睿,刘云怒
    2008, 28(4):  362-367. 
    摘要 ( )   PDF (156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建立了模拟Pd-Ag合金膜电解浓缩氚的过程和诸多电解参数的动力学模型。采用求解数学扩散方程的方法得到理论值,并与文献报道的实验数据进行比较。计算结果表明:氚在Pd-Ag膜上的吸附、解吸、浓缩等行为受到诸多条件的制约。在保证密封性能的前提下,对Pd-Ag膜电解槽体的要求是至少应包括有含氚水路循环、阳极气体消除和阴极扩散后氚再生3个组成部分,采取相匹配的级联技术可以提高分离效果;对电解参数的要求是采取尽可能高的电解液温度和稳定的OH-浓度,合适的电流密度,合理的膜厚度、表面特征和Pd黑结合紧密。

    可调谐射频磁探针研究
    袁国玉,高 巍,丁振峰
    2008, 28(4):  368-374. 
    摘要 ( )   PDF (247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提出了一种利用可调谐变压器提高磁探针灵敏度的方法。可调谐射频变压器采用在原线圈并联可变电容及在副线圈串联可变电容的结构,用平面分立式法拉第屏蔽抑制变压器原、副线圈间寄生的容性耦合。测量结果表明:在采用中心抽头变压器及法拉第屏蔽的情况下,磁探针的容性耦合大幅度降低;当调节并联或串联电容时,磁探针输出电压均出现共振现象;调节并联电容得到的共振输出电压高于调节串联电容时的对应值;在典型条件下,共振输出电压幅值比无可变电容磁探针提高了约一个量级。建立了探针电路模型,计算结果与测量结果符合较好。

    亚密度冷等离子体的低功率激光吸收特性分析
    袁忠才1,王 龙2,时家明1,黄 勇1
    2008, 28(4):  375-378. 
    摘要 ( )   PDF (74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电子密度远低于入射小功率激光所对应的临界密度时,冷等离子体对激光的吸收特性与高密度热等离子体将有很大的差别。在亚密度冷等离子体中,电子与中性粒子间的碰撞将占主导地位,对应的频率远大于电子-离子碰撞频率,这使得碰撞吸收本质发生了变化。亚密度等离子体的电子密度和碰撞频率均较小,它在单位长度传输路径内对常用的工作在可见光、红外波段内的小功率激光的碰撞吸收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对于非正常吸收机制的影响尚需深入研究。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2008 年第28 卷总目次
    2008, 28(4):  379-384. 
    摘要 ( )   PDF (29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